“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点开王星宇的朋友圈,青涩的歌声伴随着吉他伴奏传入耳中,你很难想象这个弹着吉他的文艺青年在今年毕业后,即将“第二次参军入伍”。
有一种青春叫逐梦迷彩,有一种情怀叫难舍军营,四年前他满怀热血应征入伍,如今,他饱含对部队的眷念回归军营。他是工商管理学院人力Q1841班的王星宇,在2018年选择入伍服兵役两年,复学两年后,修完大学课程的他再一次选择回到军营。
“从军报国,无上光荣”
2018年的夏天,正逢学校在进行征兵宣传工作,看着宣传片里英姿飒爽、神采飞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颗渴望入军营的心脏在胸腔里鲜活地跳动,王星宇内心那个声音越来越响亮:“去当兵吧!从军报国,无上光荣!”
王星宇相信,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被军人感动的时刻。对于他来说,能够加入这个队伍、成为一名军人是万分幸运的。在学生军训经历中感受军营生活时、在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中感受军人风采时、在阅读一篇篇军人保家卫国的新闻报道时,王星宇对军营的向往已经悄悄扎根、日渐茁壮。
报名、初审、体检、政审、走访、定兵。王星宇对军人的理解不再仅限于想象中的形象洒脱与威严,他们跨越艰难险阻的身形开始变得鲜明而立体。他在脑海中一遍遍演练着和战友们携手并进的场景,期待着即将开启的军旅生活。
王星宇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儿子的这个选择。出发前,内敛的父母并没有过多的叮嘱,只是说:“去了照顾好自己,好好表现,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来。”
出发前往役前训练的那天,许多入伍学生的家长都来到了学校。王星宇却依旧是一个人。“我没让我父母来。”王星宇说道。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骨子里有着一种坚韧和独立。秋天的风刮在脸上有些微凉,但王星宇的心是滚烫的,父母的叮嘱、室友的祝福都化作真正出征时的不舍,让他心里一时百感交集,这个坚韧的男孩在激动之余也多了些许感伤。
“这是我不可磨灭的记忆”
入营之前,王星宇想象中的绿色军营如影视作品中一般铮铮铁骨、激情澎湃,充斥着男儿热血、青春激昂。但真正走进其中才发现,每天的生活极为规律,像一条流水线:起床、整理内务、跑操、训练、操课、就餐、看新闻、就寝,夏天打草、冬天扫雪,日复一日。
这些稀疏平常的事物组成了军营的日常,虽是千篇一律的生活,王星宇却从中体味到了充实感和满足感,这种规律性的作息利于身体健康,也提升了他的自律能力。王星宇认识到,军人的那些精彩的瞬间,都是一点一滴平凡的积累,是一遍遍重复单调训练后的成果。
“除了日常训练,我们的任务不外乎就是每日的轮值站岗。”王星宇这样评价自己的从军生活。看似枯燥乏味的军旅生活,也让他慢慢意识到,这是在磨练他的意志,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也是“淬炼成钢”的第一关。
新年也因在部队而显得格外特殊。2019年春节,王星宇在军营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入伍后的春节少了父母家人的陪伴,却多了军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战友们组织编排的文娱晚会营造了浓烈的节日气氛,使王星宇的思乡之情也更为强烈。那天他拿到手机后,第一时间跟父母通了视频,屏幕上出现熟悉的面孔,王星宇离家过年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似乎也得到了缓解。“照顾好自己。”短短一句叮嘱,亦是不善言辞的父母对他的思念和牵挂。
实弹演习过程中射击的场面,王星宇难以忘记。从山东烟台走海路赴秦皇岛参加演习,王星宇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坐海船,也是第一次参加实弹演习。三、二、一,导弹发射!炮弹在空中炸开产生火花,带起烟尘,这场景令他十分震撼。“导弹在空中爆炸,像烟花一样铺满整个天空。”王星宇激动地说。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中国国防武器的“实力”。
从学生到军人,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和筛选,而从军人到学生,只留给王星宇一天的时间。2020年9月,王星宇服役结束。他说:“其实结束前一个星期里,我都很兴奋,终于要回学校了。”离开时,军营为他们准备了一场欢送会,王星宇的心情也从返校的期待变成了离别的伤楚,他看着眼前生活了两年的军营,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军营的两年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参军前的王星宇,是一个迷茫、不起眼的普通学生,两年军旅奉献青春,他收获了无暇的战友情谊,历经部队热血洗礼,他更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携笔从戎,是我的选择”
脱下军装,重回校园,老兵卸甲,亦是出征。退伍不褪色是所有退伍人员坚定的信念,王星宇也不例外。重回校园后,王星宇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回来时,室友已经毕业了,但他们并没有失去联系,偶尔会一起聚餐。新的室友虽然比王星宇小好几岁,但他们也很快熟络了起来。
王星宇从部队带回了最宝贵的财富:良好的生活习惯,坚韧的品质,这些都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他也很感激老师们,在复学手续和排课上真诚无私地给予了他很多关心和帮助。那抹军绿,一直在王星宇身上绽放光芒。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有句台词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这段视频也出现在王星宇最新的一条朋友圈里。视频中,电脑屏幕上播放着《士兵突击》,他在另一边用吉他弹唱着《老男孩》:“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或许,如何在飞速流逝的时光里“好好活”,成了王星宇目前的困惑之一。
青春该如何度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用时间来求索知识;背起行囊去旅行、去尝试;将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工作创业;又或是在知行合一中体验“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壮志豪情......
2022年3月,同样是2018年应征入伍、2020年退伍返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22届毕业生马兴科取得毕业条件后毅然报名二次入伍,这也让王星宇萌生了再次入伍的想法。但与2018年不同,这一次,他站在了毕业工作和参军入伍的交叉路口,到底该如何抉择?
“毕业在即,说实话,我很迷茫。”王星宇语气变得沉重,“是找工作还是二次入伍,我纠结过、犹豫过。”
而携笔从戎,是王星宇时隔两年再次坚定选择的事。
如果说第一次参军是受一些人和事的影响,那么第二次参军一定是在真正喜欢和热爱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大学生活虽然自由,但过度的放松总是让我陷入迷茫。我还是更喜欢军营的生活,充实又满足。”王星宇这样解释。也许不善言辞的他无法将心底的一腔赤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我们仍可他坚定的眼神中看见他再次参军的决心。
从“新兵”到“老兵”,又从“老兵”回到“新兵”,这次出征,王星宇有了新的目标,他希望在军旅中尽全力表现到最好。他坚定地说:“这次是完成学业后再去的,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干下去。既然选择当兵,就要争取当最好的兵。”
我们忍不住问他:“不觉得苦吗?”
“苦,是必然的。”王星宇答道,“但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在里面生活可以让自己成长很多,不仅是身体得到锻炼,还有思想上接受洗礼。”
军旅生活充满苦与累,但却不得不承认,成长往往就需要苦与累,苦累密码背后是真正的人生财富。参军改变了王星宇的人生轨迹,话语不多却意志坚定的他,在军旅生活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再一次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热爱。
军人本色,大抵如此。
与王星宇相同,9月,我校共有20名学生光荣入伍,其中毕业生17人。里面有不少为人熟知的名字,比如投身公益的济民奖获得者曹玉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厚德奖获得者陈思萌。越来越多的经院青年学子主动选择投身军营,参军报国。相信他们将以青春之力量,将这抹神圣的军绿色传承下去。
近期推荐
湖北经济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王彩红
图片来源 / 王星宇 校武装部
文字来源 / 大学生记者团 吴佳睿 彭越
审稿 / 金苑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或使用,敬请联系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