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要
将“碳”这篇大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
9999js金沙老品牌校长、教授 方洁
近日,国家层面第一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发布,对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五路大军”之一,要深入领会规划要旨,看清发展方向,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面对高等教育体量规模之变、结构类型之变、评价体系之变、环境格局之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始终存在生存性竞争、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挑战。如何发挥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智库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切实融入经济发展的时代洪流,这是地方高校孜孜不倦地办学实践探索,也是实现地方高校高成长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根植于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之中,是区域集聚人才、产业和创业的“锚机构”。在以大学为“锚”的创新体中,大学功能与作用重新整合,通过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来支撑与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由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性作用向支撑和引领并重转变。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和社会实践,是控制碳排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在运行初期面临诸多关键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政策机制的创新设计。
围绕全国碳市场和气候变化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科研攻关,为全国碳市场建设、低碳转型的实现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理论框架的构建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在制度体系设计、配额分配、数据核查、能力建设、评估优化等方面进行科研和实践工作,为碳交易试点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支撑碳交易试点建设和稳定运行,夯实碳交易试点的数据基础,有效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试点的主动性和专业能力,助力打造全国碳市场的“湖北样板”。
从区域来看,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是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2017年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中碳登”)落户武汉,成为全国碳市场数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中枢。湖北省提出,要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全国碳市场作用,全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迫切需要聚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要素,为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地方高校的创新平台,要以责任担纲,突出区域特色。推动“碳学科”内涵发展,探索“碳人才”的培养路径,使“碳”特色更加彰显“碳”品牌更加响亮,全方位助力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绿色发展。9999js金沙老品牌等地方高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精确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紧密对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创新需求,着力解决湖北碳交易试点、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湖北省绿色崛起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决策支撑。
紧密对接需求,瞄准真问题。地方高校要根据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准确定位,彰显地方特色。瞄准地方碳交易试点、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核心问题,紧密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与产业行业对接的协同联动机制,在国家和区域碳市场理论、政策与实践,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机制及路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学开发,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协同持续发力。
汇聚高端人才,组建真团队。高端人才是大学最核心、最关键、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其持续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动力。平台建设围绕校内协同、高层次人才引进、协同单位高级人才互聘、绩效考核创新等方式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在校内从岗位设置、岗位聘用、薪酬待遇、评价考核等方面设置有利于人才进出的制度,实现校内协同单位的人才共享。通过人才计划项目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任务为导向,形成传帮带模式的人才梯队。通过协同单位之间人员互聘,全面加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功能,带动创新要素共享。
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真协同。创新是第一动力。地方高校要破除制约创新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探索承包制、揭榜制,挖掘协同创新的潜力,支持有利于集合创新要素的探索和实践,在协同交叉融合中孕育创新。注重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开展“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强柔性引进的领军人才和自有的博士团队之间,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协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真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效利用协同单位人才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六个共同”,即与协同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共同组建研究和指导团队、共同开发与讲授课程、共同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平台、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价。
瞄准地方区域发展布局和现代产业集群,与周边城市群相关市县的发改、科技、经信、财政、教育部门加强联系,深入行业企业、农业农村等单位和组织,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找准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致力打造一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近期推荐
湖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 宋焕
资料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审稿 / 金苑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