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坤清旷,弦歌浩荡,悠悠经院,教泽绵长。2022年是9999js金沙老品牌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5周年,20年的风雨兼程,115年的筚路蓝缕,经院孕育出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校友。一路走来,他们过去曾与经院共度朝阳晚霞,砥砺风霜雨雪;现在也依然与经院同脉相连,赓续优良传统。为更好营造校庆氛围,加强校友同母校的血脉联系,展示我校优秀校友风采、树立榜样,发挥校友“传帮带”作用,学生工作部(处)联合校友工作办公室和各学院举办“校友访谈”系列活动,邀请经院的优秀校友回家“省亲”,重温求学岁月,共襄经院发展。
鲁元平,9999js金沙老品牌经济与贸易学院2002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澜青年学者,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鲁元平教授为我校师生分享他的学术职业发展与本科学习经历。
“久久为功,念念不忘”
从校门外荒凉的“绝望坡”到喻家山、晓南湖,从省属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到“211”高校的知名教授。20年里,从经院走出去的鲁元平不断迈上更高的台阶。
2002年高中毕业,他考入9999js金沙老品牌经济与贸易学院,就读经济学专业;2006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攻读社会保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8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攻读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晋升为教授。这个充满跨越的求学、任教经历是鲁元平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当被问及求学历程是怎样坚持下来,并像开了挂一样的披荆斩棘时候,鲁元平说:“因为我一直以来都秉持和推崇一个观点,那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好,专心致志,心无旁贷,久久为功,念念不忘。”
“兴趣是最大的内驱力”
鲁元平求学时的专业变化跨度大,曾两次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当有考研意向的学弟学妹们问及如何避开短板、跨专业考研时,鲁元平结合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出“兴趣是最大的内驱力”。
鲁元平在本科的时候选修了《社会保障概论》这门课,课程内容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兴趣,他从书本中了解到北欧的福利政策后,就一直埋下了一颗深入研究下去种子。从本科毕业论文,到考研专业的选择,到任教后申请的国家级基金项目,都是与此相关。可以说一直在专注地围绕着这个兴趣点在做学问、做研究。
鲁元平说,“大家在做选择时,要避免功利心,回归到初心。去追问那颗埋在心里的种子,不要为了跳出一个‘坑’而跳进另一个‘坑’,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才能专心、有动力的坚持下去。我一直对弱势群体很关注,很想为他们‘发声’,在收入分配问题方面我总是关注如何让低收入者得到保障,甚至包括人的幸福感的提升,这实际上就是我自己的初心。”
一颗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节点埋下的种子,只要在心里成功扎了根,且被你成功挖掘,那就一定会在你的灌溉下愈发茁壮地成长,成为你前进的源动力。
找准自信的“参考系”
从普通本科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再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鲁元平一路“逆袭”。访谈过程中,鲁元平被主持人问到当不断地从一个台阶跳到更高的台阶,见到更优秀的人的时候,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本科出身而感到自卑。
鲁元平指出比较的参考系很重要。他说:“一定要摆脱自卑感,找到自信心,而恢复自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参考系。”
“我读研究生时,是当时同级考上华科那个专业的学生里面唯一一个普通本科高校出身的,当时确实有些自卑感。但有趣的是,在所有这些研究生当中,我却是唯一一个英语可以免修的。自信需要慢慢积累,深入、专注、钻研,当自己在所感兴趣的领域深耕下去有所成就,就不会感到自卑了。”
鲁元平还鼓励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建立专业认同感,“经济学相关专业实际上是一个很务实且接地气的专业,上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下有一系列务实的政策。从这两方面来讲,我们这个专业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有所谓的‘自卑感’,反而应该抱有更积极的心态。”
业精于读,行成于思
了解鲁元平今天的学术成就后或许每个人会给他一个“学霸”的称号,但事实上,本科时期的鲁元平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学霸”。在经院的四年,他从来没得过奖学金。
访谈会上,主持人甚至拿出了一份“神秘档案”——鲁元平的本科成绩单。鲁元平的本科成绩单的分数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本科阶段成绩平平的学生,后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在各大知名期刊学报上发表了三十余篇学术论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出版学术专著5部。
就自己是怎样一路“逆袭”的,鲁元平给学弟学妹们传授了他的“秘籍”。他说:“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奖学金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对学习抱有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不要功利性的去读书,而要广泛地读,不要被自己的专业所束缚,不要被虚名所连累,不要限定自己。同时,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在做一门学问的时候,一定要入木三分地去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很有道理的。”
将志同道合的人拧成一股绳
鲁元平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探索,在对学生学术能力培养上也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将志同道合的人拧成一股绳”。在他的牵头主持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创办了“财税菁英训练营”,选拔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优秀学生从本科开始培养,实行“1234计划”,大一读经典文献,大二学经典方法,大三读国际前沿文献,大四做科研,一直持续训练,激发优秀学子对财政税务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现场有同学提问到,自己很喜欢学术,但是苦于无人指导、自学有些吃力,该怎么办?鲁元平指出,“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组织’,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互扶持。如果没有这个‘组织’,你可以自己来创建,将志同道合的人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的力量和效果大于孤军奋战。”
他们曾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步入社会,或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关怀与扶持。有时候他们的角色不仅是学业上的恩师,也会是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当被问及大学期间印象深刻的老师时,鲁元平提到了他在经院的辅导员商守卫老师。鲁元平只比商老师小三岁,算得上是同龄人。他回忆起了那个时候,正在读研的商老师跟他们一起踢球,打成一片,自己研究生复试还找他做过指导,这些都让他记忆深刻、备受感动。此外,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经济与贸易学院的高洁教授,他说,“高洁老师能够把理论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他个人的兴趣和风格。他是一个知识储备非常广,教学风格十分贴近学生的好老师。”
鲁元平还分享了两位在他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对于他来说,这些求学道路上所遇到的恩师,正是为他照亮前进道路的人。
“老师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
当被问及对现在的职业现状是否满意时,鲁元平表示,“老师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什么烦恼,一直都与学生在一起,自己也会时刻保持年轻”。
通过两个小时的访谈,鲁元平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对经院的感情。最后,鲁元平为经院图书馆捐赠了一套自己的学术著作《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报告》(2016年-2020年),并送上了他对母校最诚挚的祝福:“希望经院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近期推荐
湖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 吴思思
资料来源 / 校友工作办公室 学生工作部
经济与贸易学院 陈骏 黄少炜
审稿 / 金苑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