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MPAcc教育培养中,有三大公认的最高水平的奖项,分别是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和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优秀案例。
而我校一位硕士生导师和其指导的学生团队将这“三合一”的大满贯收入囊中。
他就是邵天营。面容消瘦、头发花白,他的背总是挺得笔直,眼角眉梢始终带着柔和的笑意。
30余篇论文、10余部专著教材、10项课题,是他的研究成果。
他是我校第一批硕士导师,见证了经院会计学硕士教育从走“联合培养”的小路到蹚出一条光明大道;他是MPAcc“问题导向”坚定执行者,将案例教学与人才培养紧密捏合在一起;他低下头、沉下心,誓要探索出提高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冷 板 凳
就好像每一个武林高手在成就大业前要不断拜师学艺一般,从1988年本科毕业至2007年博士毕业,邵天营的这20年在工作与求学中度过。
“1988年本科毕业是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回了南阳,在一所新筹建的高校工作,就是后来的南阳理工学院。”邵天营是该校第一批教师,在廿年间他始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
在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会计专业并不属于强势学科,但他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他在1993年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全科一次通过,1994—1996年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全日制会计学专业硕士,2002年晋升副教授。而在2004年,38岁的他毅然辞职,再次脱产,攻读博士。
梳理他的求学路让人不禁感到困惑。在风起云涌的90年代,整个社会爆发出对经济人才的极度渴望,当身边的同事下海经商,邵天 营“拿着一手好牌”,却一心向学、甘愿坐在学术的“冷板凳”上。
“为什么没有下海?”这个问题仿佛一直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有过机会,但是从来没有那么想过。”他顿了顿,说道,“还是比较喜欢学校的氛围。”
2007年,刚过不惑之年的邵天营入职9999js金沙老品牌,成为会计学院会计系企业会计课程组的一名教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教学生涯。
身为会计学博士、副教授,又兼具20年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经验,刚进学校的邵天营就承担起中、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次年,他就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财政部全国会计课题和湖北省会计学会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的研究。
但随着教学和课题研究的深入,围绕人才培养的困惑却在滋生。
“学校当时提出要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会计又是一门非常务实学科,如何在教学环节中体现人才培养特色,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是刚入校的一两年里,他毫无头绪。
邵天营没有停下,他全身心扑到专业建设、课程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去:“不论是出差还是开会,只要有机会见到同行专家,我就要上去和他们探讨一番。”
2009年,我校与湖北大学联合招收会计学术硕士研究生,邵天营成为我校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
2011年,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同年,我校获得MPAcc授权点。2012年,邵天营迎来了经院自己的第一批研究生。
“就在那时,我们的MPAcc人才培养定位就非常明确了,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并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
但春风过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放在眼前:怎么做?
从 问 题 出 发
“从这张财报里大家能看出什么?”
“为什么乐视2016年的财报会出现所得税为负数?”
“小米2017年财报数据中显示企业亏损418亿,这个数据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这是2021级MPAcc学生的第一节专业课《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邵天营站在讲台上,脸上的笑容始终很温和,抛出的问题却不好回答。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他认为,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能有效调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气氛,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商业领域实际问题。
于是问题导向率先融入到他的研究生课堂中。“每门课、每章、每节、每次课我都要提前做准备,一定要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确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明确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和理由。”提问、反问、讨论,各种方法在他的课堂中得到灵活运用。会计Y2103赵佳说:“邵老师的课堂烧脑,也很有趣。”
邵天营指导的学生,也要随时准备接受老师的“夺命连环问”。“案例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行路径有哪些,这些路径方法各有什么优劣,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是什么,最优路径有无不利后果以及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赵佳笑着说,“不论是做案例研究,还是论文撰写,我们随时都要准备接受老师的提问。不过我们成长的很快,老师会陪着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前进。”
不仅是课堂,在课下他也坚持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
执教35年来,不论是本科生课堂还是研究生课程,所有学生作业必由他亲自布置,亲手批改,每场考试的考试分析也必须认真完成。这看似是“笨功夫”,但却是邵天营眼中的“金钥匙”。“课堂教学是一个持续的、需要不断改进的、得到优化的过程,作业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更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
“以问题为导向,就要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邵天营指着自己的电脑桌面,其中有一个名为“财经视点”的文件夹,里面收集了近百个专业相关的重要问题和相关素材,其中有国家政策追踪、财经新闻摘要、《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财经报刊杂志的研究热点、各种新闻媒体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财务、审计问题的报道……当他缺乏灵感,找不到好问题时,就会打开这个文件夹。
“这是我的百宝箱,不论上课素材还是课题来源都可以从中寻找线索。”2015年,他主持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公允价值、财务呈报与会计信息质量”,该课题基于20世纪90年代公允价值会计崛起,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战,多年的政策变化和相关研究都存于他的“百宝箱”中。“2020年我出版了专著《公允价值、财务呈报会计信息质量》,算是结出了一个代表性成果。”
“问题导向是一种授课方法,是一种思维习惯,但是如何将MPAcc中各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是另一个话题。”邵天营手握“问题导向”的武器,瞄准靶子。
案 例 是 个 好 媒 介
这个靶子就是案例教学。
如今案例教学炙手可热,但在初办硕士的2011年,案例教学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困难。老师们对要不要做案例、怎么做案例、多大力度推进案例教学并没有系统认知。“过去我们重点还是按课本讲理论,也会有意识地把例子放到课程讲解过程中,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邵天营说,“怎么培养,我也是摸不着头脑。”
等,恐怕是来不及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邵天营先跳进“水”里。
第一步,是学。邵天营从身边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手,多次参加案例教学观摩,每事问,常探讨。他主动参加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课程师资培训,向与会专家和同行们就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运用虚心讨教,2012年他专门报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案例教学高级研修班”,系统学习案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研发。
高频深入的学习让他快速入门,学习成果很快转化并运用在他的课堂中。
“案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务,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在他的课程里,学生组成4-6人的小组,每组收到案例资料后有2周时间,围绕案例问题查阅资料、深入研究、整理思路,而后制作PPT并向同学们汇报管理分析报告。在小组汇报后,其他同学就小组发言进行提问、质询,邵天营也会以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案例背后的理论挖透。
但总有质疑声音围绕MPAcc案例教学。财务会计本身是有准则规范,交易事项的处理都在规则范围之内,所谓案例研究是否只是换了个形式的举例子,而本质上还是引导学生做出“标准答案”呢?
邵天营没有直接回答。“举个例子,2003年和2008年,法国两任总统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金融工具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和金融资产重分类要求提出质疑。这是会计准则中很小的问题,但欧盟和美国采纳的准则不一样,直接导致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面临竞争环境不同。所以在学习时,不仅关注准则要求,更要综合考虑。”他微微一笑,“案例分析中学生要阅读英文原文案例材料,要分析讨论影响案例的各因素,进而深入讨论竞争环境、公平正义等议题。从鲜活的案例中才能发现值得讨论的问题。”
随着案例教学的铺开,对于教师自主研发案例的需求也真正浮出水面。
“自己不研发案例,上课就没有好效果。”邵天营说,“我们要求给研究生上专业课的导师必须自己开发案例。”
他自然身先士卒。2014年他一次开发完成了2篇教学案例,《中航精机的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和《石基信息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收录于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其中《中航》案例获评2015年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优秀案例。
“使用自己开发的案例在上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学生理解得也更透彻。”但,这些都还不够。“从我自己开发案例的经历就能体会到,开发案例能够强化学生问题意识,迅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他微笑,“学生就应该自己下手研发案例。”
他瞄准了新目标:案例大赛和学位论文。
会 计 的 游 戏
“参加MPAcc学生案例大赛就是为了以赛促学。”邵天营说,“我们研究生培养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一次案例大赛。”
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也是国内水平最高的专业赛事。2015年全国分七个赛区,177所培养院校的976支队伍共计5368名MPAcc研究生参赛。比赛分四个阶段,总时长达4个月,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于团队和指导老师都是一种磨砺。
“初赛第二阶段是团队按照给定的调研方向自己选择调研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向心’队选的对象是我们校友企业。”邵天营介绍,那时候学生经常周末外出调研,周中在图书馆研讨,邵天营因为住在校内几乎“随叫随到”。
最艰难的还是决赛。晋级决赛队伍在18小时内研究、分析其余晋级队伍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现场通过抽签进行一对一辩论淘汰。
李歌,“向心”队队长,是邵天营指导的2014级研究生,正是他们团队于2015年12月在北京夺得全国MPAcc案例大赛总决赛第三名。
决赛期间,整个团队每天都在宾馆熬到半夜,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研究对手案例、寻找方案破绽,同时也要模拟对方提问、思考己方对策。学生团队通常准备到凌晨4、5点,然后睡1、2小时马上起来准备“战斗”。
但,正是一学期高强度的做案例、打擂台,学生案例研究能力和综合陈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3年以来,邵天营指共指导了17支研究生团队参加MPAcc案例大赛,共取得1支团队晋级省赛总决赛并获得二等奖、2支团队晋级全国大赛前百强、1支团队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的佳绩。
案例大赛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研发案例的模拟练习机会,然而要想真正成体系、独立进行研发,还要依靠案例研究型学位论文写作的训练。
“宋馨毕业论文的选题脱胎自她研一时参加的案例大赛,比赛的要点之一就是商誉。”邵天营介绍,从案例大赛开始,宋馨就一直专注于商誉话题的研究。“人福医药2018年商誉减值带来的资产减值非常明显,而2018年各大企业纷纷商誉爆雷,因此我建议宋馨将人福医药作为研究对象。恰好该公司是我校研究生工作站,主要负责人也是我校第二导师。数据全、时机准、学生能吃苦,一篇好作品就应运而生。”
而受疫情影响,邵天营与宋馨的毕业论文多是通过线上沟通。她说:“虽然当时见不了面,但是邵老师还是很耐心,每次都会引导我分析财务报表的问题和原因,成文后老师也不厌其烦,把我的论文来回修改了五遍,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
从2014年到2021年,邵天营共指导13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其中7篇论文评为校级优秀。宋馨的《企业并购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究——以人福医药为例》从全国270余所高校中拼杀进全国前20,获评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
“案例研发、案例教学与案例大赛、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指导是一个MPAcc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系统。”邵天营补充道,“各环节各项活动融合互补、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好结果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从教师的案例研发到案例教学,从学生的案例大赛到优秀学位论文,我们看到邵天营在经院的16年正不断的把自己“问题导向”变成研究生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点。
为了这个“一以贯之”,已经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的他依旧亲力亲为:带学生、带团队、讲入校第一课、在学生毕业前增加“预答辩”、鼓励老师多做案例……他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工作起来不知疲倦。
会计学院教师郭恒亮说:“他真应该多在自己身上花点时间。”
而他自己呢?
邵天营很平静地说:“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采访接近尾声,他的办公室空调温度并不高,我们都出了薄薄一身的汗。而邵天营依旧端正坐着,不徐不疾地解释我们的疑问,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
他非浓墨重彩,非鲜花着锦。也许,他代表的正是经院里埋头工作的大多数。
甘坐冷板凳,用心带学生,而不宣于口,但对教育事业怀着一股浓烈、执着的热爱,他是与MPAcc共舞的邵天营。
近期推荐
湖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 祁忻然
文字来源 / 晁悦 大学生记者团 葛文瑄 张智鑫
图片来源 / 大学生记者团 杨彬怡
审稿 / 金苑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