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育人专栏】刘文平:经院“青椒”的突围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9-05-08


记者 谢婷婷 余冰洁 谢芳


  35岁以前,刘文平是典型的高校“青椒”:待遇、家庭、学位与职称评定,都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2012年,刘文平博士毕业,两年后他的博士论文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也是在2012年,他抓住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的“尾巴”,成为我校第三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6年,刘文平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同年全校只有4个项目获此资助;2017年,刘文平被聘任为学校七位腾龙学者之一;2018年,刘文平晋升教授。这是刘文平的学术突围。


  与此同时,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作息混乱、读博期间依然每学年要讲授近400课时的专业课,专注科研却会遭受误解等高校“青椒”群体的切肤之痛,刘文平一样不落地体会着。


  回想起,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两度工作后再求学的曲折经历,刘文平直言,正是对于校园的向往和学术的热爱促使他坚持到底;从应用数学到金融数学再到物联网、移动计算领域的切换,刘文平也经历了阵痛,才得以涅槃。


  笑把挫折当机遇,视科研为趣事,从教十三载,刘文平在兴趣与勤奋的引领下,从稚嫩与烦恼的“青椒”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学者。如今,他已发表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和合著各一部,参与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种级别的多项科研项目。


外部喧嚣,影响不了独立思考


  高考时,刘文平的英语与数学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即便很多人告诉他,数学不是热门专业,将来很难就业,他还是冲着“喜欢”毅然填报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专业。


  大学的专业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难度陡增,“学得很痛苦,却总是相信一定会有用,没想到,后来数学专业为我的科研打下了这么扎实的基础。”


  本科毕业后,刘文平进入海南航空公司,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一年多时间里,他时常怀念青葱校园与学习氛围,于是辞职考研。良好的英语和数学底子,让他的考研之路相对顺畅,一举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彼时,他还是一个内敛、害羞、不敢在公共场合大声发表看法的纯理科男生,但在就业之际,机缘巧合进入浙江理工大学成为一名高数助教。


  在担任助教的过程中,他曾听到高数老师在回答同学们“数学无用论”时的答案:“学数学就像吃饭,吃完饭你看不出肉长在身体哪个部位,可是它就是潜移默化地长在你的身体里,学数学或者其他知识亦是如此。我无法告诉你学数学暂时对你有什么用,但它一定会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面给你帮助。”刘文平深以为然。这一年的助教经历,让他逐渐热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并开始寻求回到武汉的机会。


  2006年,刘文平得偿所愿,进入9999js金沙老品牌工作。当时学校统计教学方面偏向经济统计,他就带起了数理统计方面的专业课。院领导们希望他与时俱进,学习数据挖掘领域,刘文平结合自身兴趣,再次转身,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的在职博士(博士导师后来安排他研究当时比较热门的传感器网络)。


  当时,他边读博边工作,学校一学年的教学工作量平均在400课时左右,又恰逢结婚、装修等人生大事赶在了一起,可谓是“焦头烂额、无暇顾及”。从那开始,刘文平度过了4年最为疲惫和忙碌的工作读博期。“可以说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甚至没有业余时间。”忙完这篇paper就忙下一篇的生活,让他告别了曾经最爱的篮球场。


  虽然和脱产全日制博士相比,刘文平的求学之路略微坎坷,却也正因为经历了工作与求学的两度曲折,他比在校生更注重时间安排、工作效率和勤奋努力。同师门的博士可以在写完论文后放松玩游戏、打球,他就在往返学校与家的公交车上想点子、理思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周遭嘈杂,他也可以保持自我头脑不受干扰地思考。“不管外部环境是怎么喧闹,我总可以保持大脑这片宁静,我在这片土地上是不会受到别人干扰的。”


  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习惯,刘文平保持至今。现在不管去到哪里,刘文平都会随身携带pad或纸质论文、书籍,在等待、排队或间隔的时间抽出来读一读,看一看。


  勤奋与兴趣,让刘文平在转型之中,经历阵痛,也能很快调整状态,进入全新的战斗状态。


急功近利,是做不好科研的


  从本科学数学、研究生学金融数学,到博士阶段研究传感器网络,是一个从理科到工科的跨越。工科零基础的刘文平,在陌生的领域里,慢慢摸索。


  在向传感器网络领域转型初期,刘文平从阅读英文文献入手。“当时挺困难的,文中大量看不懂的数据词汇,我就只能从参考文献中拓展阅读,一般看懂一篇文章需要把所有的参考文献都读懂。”刚开始,阅读一篇专业英文文献,他需要花费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时间,而如今阅读一篇难度相当的英文文献,他只需要一个上午左右的时间。


  此外,由于中英文写作方式与写作思维的差异,刘文平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2010年,刘文平赴香港理工大学访问,与该校合作指导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其时,指导老师让他先开始着手写论文,但写完后,老师给出了“你写的什么我看不懂”的评价。老师提出,以刘文平的实力,应该可以写得更好。


  虽然明白第一次的确不够好,但听到评价的刘文平还是很痛苦,又生怕辜负了老师期待,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写。历经两年不断地写、不停地改、细细琢磨,加之博导悉心教导,刘文平的论文写作在语言、语法和逻辑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后来交论文给导师,他不仅能够看懂,而且基本上不再细改,慢慢就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我很庆幸自己可以遇到这么多做学术严谨认真的指导老师,他们对我极高的要求才让我现在有了一些成果。” 


  2012年,刘文平凭借读博期间的三篇一作国际顶尖学术会议论文(1篇IEEE INFOCOM, 2篇IEEE ICDCS)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年是满足申报条件的最后一年,他第一次申请就成功了。“我觉得运气挺好的,后来想想有这么幸运还是和前期的研究基础有关,当时所有评审意见中都提到了我的研究基础很好。”


  发表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刘文平坦言,正是由于经院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让他的科研选题方向更加自由,才能在灵活、宽松的环境下产出高质量成果。与此同时,他心中对于科研的热爱从未远去:“我从未觉得做科研很痛苦,反而感觉很有意思。”


  2016年,为了保持成果产出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刘文平在校内组建了科研团队,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做研究。


  贾玉福老师是其团队一员。“在我的QQ好友里,只有刘老师一人的好友类别标识是‘友谊的巨轮’。”在贾玉福眼中,刘文平做事谨慎、对待科学问题始终保持求真态度,实为不易。“有时在科学实验中,看似不起眼的参数调整,刘老师也会坚持做下去,并且善于转换思路,最后反而柳暗花明了。当前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扰是缺乏创新合力,单打独斗会面临很多障碍或瓶颈。目前来看,学校出台政策组建PI团队很好,我在刘老师科研团队中工作很愉快,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以上困扰。”


  做科研不逐名利,在刘文平投稿期刊的选择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选择期刊时,他更倾向于投业内公认的权威期刊,以同行评价为标准,而不是一味冲着学校奖励的期刊去投稿。“期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计算机领域很多期刊,从影响因子看并不高,但就是领域顶级期刊,比如IEEE/ACM TON,IEEE TPDS,都只是二区期刊,IEEE TC甚至只是三区期刊。”


  在很多人看来科研名利双收,刘文平并不赞同:“科研大门随时向任何人敞开,是否走科研道路是个人选择,但科研道路绝非坦途,大多人只看到科研眼前的名利,却忽略了科研人员存在的压力,过程的艰辛以及写论文所面临的崩溃状态,急功近利是做不好科研的。”


科研与教学,必然有所偏重


  “岁月是把杀猪刀,在岁月的锤炼中我更加成熟了。”采访时,刘文平笑着说,“我再也不是那个羞涩的小男生了。”


  从教13年,刘文平有一半的时间都站在讲台上。科研让他严谨、克制和坦然,教学则让他勇敢、热情和开朗。


  2007年,刘文平担任统计学Q0741班的班主任。距离学生时代并不遥远,刘文平深知高中进入大学的转变之大与学生的自控力之差。为了让学生不至于从高考的高压状态直接进入到放飞自我的自由状态,刘文平从学生大一入校起狠抓学风、培育习惯。


  每天早上,刘文平带着学生去勤人坡练习英语口语,晚上则陪他们去教室自习。“还是希望他们从一开始就培养好学习习惯,正好我英语和数学能力都不错,也希望可以帮到他们。”


  潘慧娟是刘文平担任班主任时班上的一位学生,毕业近10年,回忆起刘文平,她依然满怀温情。“刘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对学生认真负责,我在大学期间有问题都会借课后或者晚自习的时间来问刘老师,常常和他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毕业时,潘慧娟的毕业论文也是刘文平指导的,为了让学生写好论文,他不惜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点一点地磨、一点一点地改。


  在学习上严格,在生活中轻松,刘文平始终保持用兄长和朋友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私下里,他带过的学生亲切地称呼他“平哥”。毕业时,班上二十几个同学挤到他的房子里,大家自己动手煮饭做火锅,聚会聊天;如今,毕业多年了,当年的班级组建了微信群,大家时不时就在群里聊天,每逢节假日,都不忘给刘文平发祝福。


  这或许正是对于他当年忙论文、忙读博却依然坚持陪着学生早自习、自修的最好回馈。刘文平至今记得,当时的忙碌与疲惫。但这显然不该成为学者的普遍状态。


  “青年教师想要迅速崛起,需要在科研上投入大量精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在教学上花太多时间。在起步阶段,科研教学齐头并进很难保证效率。”刘文平坦言,像他一样的“青椒”群体要寻求更大发展,科研与教学必然有所偏重,否则长时间地透支自我进入的恶性循环状态不利于一个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刘文平以自己为例,当时他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IEEE TPDS中的论文灵感就来自于教学中。在一次为统计学班级上课时,刘文平讲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时突发灵感,想到实现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研究,并在课后开始思考这一想法的研究思路,最终完成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这种以教学带动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让他感触很深。


  刘文平认为,等到青年教师在科研上有一定成就、在所钻研领域里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再去加强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互相融合,实现教学科研互生互长。


  提到科学研究,有人认为其高深、晦涩便望而却步,只有深深热爱科研的人们才会接踵而至,拥抱科研并沉浸其中。刘文平对教学的爱是独特的,对教学的爱是醇厚的,对科研的爱是醉人的,坚定的追求与淡泊名利的心态,让他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