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常程
近日,新闻与传播学院钟一鸣副教授编著的《荆楚书法》一书出版,该书被列为《荆楚文化丛书》中的“文艺”系列。据了解,《荆楚文化丛书》由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省内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撰而成。丛书分胜迹、史传、学术、文艺四个系列,首次对荆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堪称湖北历史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鸿篇巨著。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在序中提到,期望读者通过阅读和学习《荆楚文化丛书》,从湖北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奋力投身建设文化强省的伟大实践。
从“史”的角度梳理“荆楚书法”
全书分为十章,共42万个字,钟一鸣首先在绪论中对书法、汉字和荆楚书法的定义、特征进行了解读,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特殊表现形态,汉字是书法的载体”。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该书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荆楚书法谈起,比如楚国时期的铜器铭文、金文、石刻、木刻、帛书等,拉伸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荆楚书法,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鲜活而生动的书法历史画卷。而在每个时期,该书首先将书法纳入一个整体范围中,观照当时全国书法的发展,随之落脚到荆楚书法。
该书文史结合,每一部分会对某一具体作品评价解析以及对书法意义解读,还对荆楚大地的书法家进行了介绍,比如唐代书法大家李邕(今武汉江夏人),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清代的张裕钊、杨守敬等。
“一直也在研究书法文化,对这个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是从‘史’的角度对湖北书法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将湖北两千多年来的书法发展拉出一条线,对书法进行一种全方位的描述,并选取了有典型意义的内容,进行重点剖析。”钟一鸣说。
繁杂的资料搜集是知识的“再学习”
2008年7月,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确定编撰这一套宣传推广“楚文化”的丛书,时任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荆楚文化丛书》主编丁凤英要求各位作者一年之后必须交稿。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钟一鸣先用了半年时间搜集资料,于2009年1月开始着笔。“给学生上完课之后就立即投入到写作中,当时家里是台式电脑,经常死机,所以每打出几个字就要保存。以前写作基本上是手稿,我对电脑并不精通,打字速度也很慢。”年近六旬的钟一鸣老师笑着说。
“要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时不能空谈,所以需要搜集照片。”6月份,钟一鸣冒着大雨,趟着水,专门去艺术学院请专业老师用扫描机帮忙扫出照片的电子版,并于2009年7月按时完成作品的撰写。
“搜索文献是一个很繁杂、细腻的过程,也是最困难的。有的史料还要精确到第几期、第几页,其困难程度是很让人头疼的。”此书编写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作为依据,尤其是先秦时期的资料很难搜集。钟一鸣多次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只要看到相关资料,乃至过期的期刊,他都会就赶紧记下来,或者找相关工作人员借阅。
钟一鸣还提到,一些古体字有时候记不住,资料也很缺乏,好不容易查到了相关用法,可是用电脑打字时却打不出来,真得很需要耐性。
谈及此次写作的收获,钟一鸣认为,此书写完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对湖北书法的发展脉络、湖北书法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写作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新的史料,资料搜集之后需要消化,而这个理解的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增长,是一个再学习的机会。”
想传递“知识”和触摸“美”
“此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钟一鸣认为,当代人生活在一个喧嚣浮躁的大环境下,心静不下来,对书法知识日益缺乏,更偏爱用电脑打字,练习用毛笔和钢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书法只是一个切入点,她指引人们慢慢走近中国文化,体会当中的美好,回归到传统文化。
谈及母语边缘化问题,钟一鸣认为是一些人对母语缺乏一颗敬畏之心,不了解汉字的可爱、伟大和美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文化,对书法的了解会加深对中国文字的理解。当从欣赏的角度领悟一幅书法作品时,会发现其一笔一画、一字一勾都特别美,特别有味道。而当人们沉下心去临摹时,心会特别安静。
钟一鸣强调,注重对书法的领悟,不一定是为了成为书法家,更重要的是意识、知识、心境的熏陶,这是一种文人雅兴,一种艺术格调,一种生活状态。
从小受到家庭的文化艺术熏陶,钟一鸣对文学、书法、各种棋类、绘画、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乐都特别喜爱。“除了自己的本专业,你要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钻研,或音乐,或绘画,或书法,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高生活品质。”
他认为,艺术对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熏陶尤为重要,艺术是一个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可以培养人的爱美之心,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有这方面的修养。“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母亲,而一个母亲的素质文化往往决定了孩子的起点高低,如果一个女孩子在艺术上有造诣,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