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2024年05月14日 第05版)
特邀评论员 方洁
“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谈到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时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
近期以来,一些美西方政客,反复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妄图借助其舆论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面对这样的混淆视听,我们必须严词驳斥、以正视听。美西方政客之所以猛烈抨击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其本质是将其用作遏制中国先进技术突破、打压中国经济的政治工具,其一边鼓吹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一边加大对本国新能源产业的保护力度,提高市场进入门槛,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的论调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反而会阻碍国际合作进程,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最终严重损害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首先,要澄清概念,了解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真实情况。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市场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由国内外需求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推动的,也是由中国长期以来的战略坚守、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和锲而不舍的科研攻关、开放有活力的自由市场推动的。从国内需求来看,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煤炭等化石燃料需求的替换,需要持续不断的扩大新能源产能。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也迫切要求更稳定的“风光”等清洁能源替代水电的短缺。从全球来看,关于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已达成共识。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新能源产能过剩,而是严重短缺。
产能问题必须放在动态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去理解,需辨别供需波动和“产能过剩”。供需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受储能技术限制、电网建设不平衡、季节因素、经济周期、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出于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考量,各国都可能出现新能源供需波动影响新能源的消纳和利用,导致某些时期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中国正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新能源产能的增加是这一过程中的必要步骤。同时中国新能源技术路线处于不断演进中,新旧产能更迭特征将长期存在,在国内外旺盛需求的驱动下,市场会通过价格调整和企业调整恢复供需的动态平衡,中国根本不存在新能源产能过剩。
其次,要认清事实,即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价值贡献。
成本压降惠及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民众福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以更低成本制造了更优质产品,扩大了新能源产品在全球的应用。如得益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引领与国际合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大幅提升,而且比燃油汽车更具价格竞争力。另外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还要高于国内市场,并不存在倾销行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改善。
国际合作孕育无限可能。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是经过多年市场竞争、优化获得的,依托于中国全产业链无缝衔接的制造能力,吸引了大量欧美企业在华设厂。同时在一些经济体,政策框架和市场设计不明确、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利率等资本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私人投资意愿低,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做更多的工作。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海外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分享新能源技术和经验,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和全球绿色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合作共赢,不要对抗思维。
正是由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加速本国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倡议和共同实践,当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推出发展新能源的政策,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两党基础设施法案》中也提出财政激励等多种措施加速新能源发展。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其发展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自身能源转型,而且还惠及全世界;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合作上,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愿与世界各方一道,共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挑战,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这,也是中国与美西方最本质的不同:大国之间不总是零和博弈和对抗,是可以合作共赢的!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副主委,9999js金沙老品牌院长)